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我的大明朝> 第十九章:第一杆火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九章:第一杆火枪(1 / 2)

 魏忠贤刚刚重返朝堂。

东林大儒、朝堂重臣:周延儒;就被魏逆曲解圣意杖毙于太和殿上!

这件事如同一记闷棍敲打在东林士子心头,他们第一次感觉到的绝望与心寒,温体仁和钱谦益被临时推选为东林党在朝堂上的代言人,但是这二人却远没了周延儒的硬气与嚣张,现在在朝堂上如履薄冰,过的小心翼翼。

而阉党的日子也不好过,崇祯将东林也打压下去之后,第二天便将王承恩册封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大明帝国宦官行列中最高权力的代表,并将完成清洗后的东厂交到了他的手上,而魏忠贤虽然还挂着一个秉礼太监的官位,却成了崇祯身边照顾起居的一个普通宦官。

现在的朝堂上一片混乱,在崇祯的几番手段之下,大明朝堂已经没有任何胆敢反对崇祯的声音存在,不敢说整个大明,但京师地区,崇祯已经说一不二。

彻底把控了中央权力的崇祯并没有急着组建内阁,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新军建设上面。

新军一切有条不紊,在阉党官员们的热情奉献下,粮饷问题迎刃而解,两万四千人的新军足可不用担忧未来三年的用度,而且好事一件接着一件,这才解决了粮饷,徐光启那边就传来了喜讯:

一杆符合崇祯所有要求的火枪,终于出厂了!

得知消息的崇祯大喜过望,吃到一半的饭菜直接丢在桌上,带着王承恩马不停蹄就向内廷武库赶去,徐光启也带领着一帮气色明显好了不少的工匠在测试场候着。

崇祯到来也不废话,直接就来到了测试场。

徐光启拿着一杆火枪直接说道:

“陛下请看,这边是按照陛下吩咐所研制出来的火枪。”

崇祯接过火枪,小心扫视着,这是一杆外形十分符合后世18世纪欧洲遂发枪的新式火枪,他的枪身采用硬木整体锻造,抱在手里手感极佳,而且不重不轻,显得刚刚合适,末尾还有枪托,即可帮助士兵应付更加强大的后座力,也可以加强近战能力,而在火枪的前端,是一把寒光闪闪的刺刀,上面有较为复杂的沟槽与小锯齿。

见崇祯看着刺刀,徐光启在一旁介绍道:

“这把刺刀根据陛下提出来的方向,以及不下二十位锦衣卫好手的经验总和设计出来的,臣在生猪身上做测试,不管刺中哪里,生猪皆会因止不住伤口喷血而亡,而且刺刀因为设计的扁平坚硬,力气如果够大的话,近距离足可刺破一切护甲,此刀足可称为军国利器!”

徐光启介绍,崇祯十分满意的点点头,扳机装置还是采用技术更加成熟的火绳,对于遂发装置崇祯虽然也想要,但眼下技术不成熟,还是眼前这种有着大量可用配件的火绳扳机可能更加适合。

最后的枪管,崇祯摸了摸,是采用的厚铁管,大明乃至欧洲眼下都还没有掌握钢锻枪管的技术,这里面的炼钢技术与锻造工艺牵扯面极广,不是一早一夕能够解决的,崇祯也不敢去奢望太多,铁管也不错,至少铁产量远比钢高,而且l还有一个好处,铁管的锻造工艺简单,崇祯完全可以单独把这个外包出去,定好标准,让民间工匠全部参与到生产中来。

崇祯想到这里,突然好奇的问道:

“那这杆火枪产量如何?”

徐光启回答:

“因为按照陛下要求的模块化处理,火枪的每个部门都可以依据标准进行单独生产,这枪管、枪身皆可外包给民间匠人,他们处理难度不高,需求量还大,若是交给民间,我们完全不用担心这两物的不足,而火绳扳机则可以直接从鸟铳身上拿来稍微改装一番直接套用,存量也很大,短期内绝无不够用的风险,我们只需要生产钢制刺刀与最后组装,故而若是各模块充足,我们每日可产三百杆左右,而这个数量随着流水线的熟练度上升和日后扩充匠人数量,还可进一步增加。”

崇祯一听大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