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都市言情>从头再来> 第一百三十七章 半个世纪的恩怨(求月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三十七章 半个世纪的恩怨(求月票)(1 / 2)

 首发

先生名未申,中年女士韩凤是他的妹妹,两人都是当宣德的孙子孙女,奉父亲韩广福之命来大陆探路。首发他们到江城后市统战部接待了一天,然后派车送他们到栖武。进栖武后情况大变,政府人员统统佯装有事,渐渐消失不见。韩未申和韩凤早知有这样的情况,倒也不算难堪,只有决定不在栖武久呆的蒋谦闻讯后主动找上门来迎合,想借东风到别处发财。

但蒋谦的素质和他破釜沉舟的决心相差太远,餐厅表现出的愚蠢使韩未申果断放弃他。同桌的罗翔伸出手去:“韩先生,我在三眼井希望小学任教,那里是韩广福先生捐资所修,我代表能在学校上学的孩子们谢谢你们。”

韩未申和罗翔握手,苦笑道:“家父本意是捐献三所希望学校……”

罗翔对此事所知甚详,不便于在此处和韩氏兄妹相谈,便请他们到自己房间一坐,他又笑着对胖厨师说道:“单师傅,请搞几个好菜送到我的屋去,但不能放那些佐料了。”

胖厨师大窘,“不会的不会的……韩先生韩小姐,可惜我爷爷死了,没能再见到韩老爷子。”

韩未申也是怅然,“我爷爷也故去了,不能落叶归根他死不瞑目啊。”

罗翔不能完全理解老一辈对故土的挂念,随意劝解两句一起走出餐厅上楼。他一边带路一边思考韩家的问题。

韩家是栖武清末兴起的大族,年前的族长是韩宣德,他在栖武当了二十几年土皇帝,没少作威作福。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也是栖武土生土长地梁三就是其中之一,他参加革命后全家几乎被韩宣德杀光,只跑出了他和侄儿梁桃源。

之后,作为建国第一批受封将领,梁三被授予解放军少将军衔,侄儿梁桃源南下参加了家乡的土改运动,在湘南工作到文革。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不少土豪劣绅的韩家经历解放后的历次运动,除了解放前逃到国外的韩宣德等人,其余的韩家人不是外逃要着就是死于非命,他们也所剩无几了。

何詹和罗翔谈及这些往事都是唏嘘。以小见大。百年来多灾多难地中国何处少了类似恩怨情仇、家破人亡地悲剧。所以。稳定是压倒一切地第一要务一点儿不错。

其实。县委和县政府都十分高兴务实务虚改革开放感召下。韩家人能从海外回来。不管过去有多少罪恶。历史已经翻到了新地一页。但从上到下都知道。韩家是战战兢兢地。因为他们不能无视世仇地梁家人尚在!

梁家共有两支。改名梁山地梁三少将逃离家乡后再没回来过。83年在京城病故。他留下地后代暗称北梁家。

梁山地侄儿梁桃源死得比叔叔早。文革中上吊自杀。他前后结了两次婚。留下八个孩子。活到95年地还有六个。他们也称南梁家。从根底上说和北梁家是打断筋连着皮地一家人。

南梁家尤为仇恨韩家。他们地势力虽然远不如北方亲戚。可在栖武这个小县城却是根深蒂固无人敢小视。比如。梁桃源三儿子梁正退居二线后担任栖武县政协主任。影响力还大得很。有他在试问谁敢靠近韩未申兄妹?就连何詹当晚和罗翔谈话时也说幸亏韩家兄妹没在陈树搞风搞雨时回来。不然必有大麻烦。

“人家千里迢迢回来。之前已经捐款二十万修希望小学。难道梁家敢逆势。违反国家大团结地方针?”罗翔直白地说道。

何詹斜他一眼,“做事不是空口泛泛而谈,我们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但首先要搞好内部团结,防范未然避免矛盾,知道不?”

罗翔笑道:“您就是怕好不容易安定的县城再起波澜。”

何詹也笑道:“你既然认识韩未申兄妹,这件事你来处理。”

罗翔眼珠一转,“行啊,但我有两个条件。”

“说。”

“第一是要有助手,把小吕借给我。”

何詹叫道:“你比吕曙光小!要叫他哥……”他几乎没多想就答应了罗翔的条件,但心里却微微叹息,猜出了是吕曙光找过罗翔说情不愿意下去锻炼。

罗翔接着说道:“没道理让韩家人寒心,你得旗帜鲜明表明态度,你放心吧,我马上解决梁家人的心结。”

何詹点点头,“你转告韩未申先生,明天我登门拜访。”

罗翔竖起大拇指,“老师就是老师,你嘴上说东说西,心中早有定义。”

骂道:“我是一县之长,要你表扬?”

罗翔站起来要走,张淑蓉却舍不得,埋怨他不多留一会儿陪师母说话,罗翔只想叫苦,人家赫敏本要回江城离婚,特意留了一晚上等他幽会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