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玄幻魔法>穿越时空的蝴蝶> 二百四十三、移镇长崎(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二百四十三、移镇长崎(上)(1 / 2)

 二百四十三、移镇长崎(上)

二百四十三、移镇长崎(上)

DR1994年3月下旬.北九州.长崎港

阳春三月的九州岛,正是春光明媚、樱huā飘飞的季节。

而在长崎港郊外的山岗上,自然也盛开着无数娇艳的绯sè樱huā,令人流连忘返。

然而,今年春天盛开在长崎郊外的樱huā,似乎格外充斥着喜庆的氛围——自从两个月之前开始,这座城市就从西南边境的寻常港口,一跃而晋升为天皇驻跸的帝京国都

随后,大阪财阀和耐sè瑞尔帝国远东殖民当局的两套政府班子,很快便和熊泽天皇御驾一起相继迁入。数十艘战舰和成百艘商船,塞满了尚未来得及扩建的港口。而一系列经过精心规划的炮台、灯塔、水库、军营和租界洋房,也都已经在长崎郊外选好了地皮,开始了热火朝天的破土动工。

狭窄曲折的街道之间,依然散落着迎接天皇御驾之时的鞭炮碎屑;而突然涌入的大批新移民和巨额财富,则迅速填补了这座城市在瘟疫和战乱之中造成的人口损失,让长崎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恢复了活力。

但与此相对应的是,京畿地区唯一完好的大阪城,也因此被几乎搬迁一空。

因此,长崎港的迅速复兴与发展,其实只是一种乱世之中的畸形繁荣。

———————————————分——割——线————————————————————

即便是从整场战争的导火索,也就是DR1993年1月的长州藩局部冲突爆发算起,这场内战也只经历了一年多的时间。若是从八月份的京都兵变算起,全国范围的大规模战争更是只持续了半年左右而已。

然而,就是这样一场相对而言还算短暂的战争,对这个岛国社会所造成的破坏与毁灭,却只能用“史无前例”、“天崩地裂”和“文明末日”来形容

——根据有关当局在年初的粗略估计,就在这短短的一年之间,全国人口已经从战前的两千六百万至三千万,急剧减少到了如今的区区九百多万

而更要命的是,很多地方残余人口之中的男女比例差距,已经达到了1:2甚至1:3以上,青壮年的劳动力匮乏到了极点,故而被许多劫后余生的学者们哀叹为“三千年未有之惨祸”

——像这样一年内战所造成的人口萎缩,只怕是用一百年来繁衍生息,也未必能恢复得了元气。

事实上,真正在战场上造成的死伤,从总体上讲其实非常有限;而乱兵的屠戮劫掠,直接造成的死伤同样不算最多;但是仁孝天皇颁发的灭佛令,却是在短时间内就毁灭了岛内的上千万条性命

——先是瞬间瓦解了由佛门垄断的整个医疗系统,导致全国都陷入了艾滋病患者一般的免疫能力缺失状态;然后又因为战场上随意抛弃的腐烂尸体,以及之前的饥荒盛行和荒yín风气,yòu发了一场接一场席卷全岛的综合性大瘟疫而国内全面崩溃动dàng的hún乱社会状态,又导致了一切的防疫措施都很难被执行……

因此,在黑死病、天huā、痢疾、肺结核、流感、伤寒、疟疾、梅毒等疫病的肆虐蔓延,以及一拨又一拨乱兵贼寇的血腥屠杀之下,战前最为繁荣发达的京畿、关东两大平原,基本都沦为了无人区:江户成了死城,京都成了魔都,大阪如今也成了空城——幕府时期最著名的“天下三都”,一时俱灭

曾经人烟稠密,村舍相望的东海道,在京都朝廷东征军的摧残之下,除了最东端的骏河国勉强还算保持完好,其余地方都陷入了无政府状态,而之后的十几万大军集体遭瘟,又导致了各种疫情的急剧爆发和蔓延,一盘散沙的当地豪强根本无力解决。在问题最严重的美浓、尾张地区,名古屋和岐埠这两座大城市已经完全化作了空城,唯有在最偏远的乡间,还有一些零星的幸存者残留下来……

西国的情况同样不佳,最西端的长州藩承受战祸尤其严重,二十万居民十不存一。北部的山yīn道由于倒幕浪人的挑拨煽动,陷入了可怕的全面崩溃和无序动乱,能活下来一两成的人就不错了。南部的山阳道情况稍好一些,但毕竟也有瘟疫和战乱爆发,由此直接出现的人口减员,估计至少也在一半以上。

因此,当初步平定乱局之后,中央政府的直辖领地,由于大批藩国和皇庄、寺社的毁灭和崩溃,在名义上似乎瞬间变得空前广大,论石高已经超过了一千二百万可论人口却是出奇的稀少,满打满算也不过两三百万而已,并且还是分布在东到常陆国、西到对马岛,横亘足足两千多里的范围内

就是如此地广人稀的领土,还被大片大片的无人区和鬼怪肆虐之地,给硬生生地切割得支离破碎,残余下来的聚居地,只能零零星星地呈点状存在,彼此难以联通……这样一个庞大的空架子,如何能守得住?而天文数字般的重建费用,也足以把任何政府给活活拖垮。

更别提活动在这片空旷区域之内的无数山贼盗寇,实在是教人剿不胜剿。

所以,早在巨熊军团攻击京都、颠覆朝廷之前,大阪财阀们就已经有了迁移核心根据地的打算。

———————————————分——割——线————————————————————

在这片残破之地的南北两端,分别是东北的陆奥、出羽和北陆地区,以及西南的九州岛和四国岛。

这两片偏远的土地,虽然也遭受了瘟疫的席卷侵袭,但基本没受到太大的战乱破坏,社会秩序还能维持。即使是在唯一爆发过战事的南九州,也不过是岛津家的领地承受过几轮炮击和劫掠而已。

其中,东北各藩辖下土地约有四百万石,名义上也早已效忠熊泽天皇,按道理应该算是站在新朝廷这一边的“义藩”,并且在前不久组织了一个松散的“奥羽越列藩同盟”,推举会津藩为盟主,勉强形成了一致对外作战的雏形,而且在真正联合起来之后,就能够迅速凑出数万兵马。

因此,无论从大义名分(战时盟友),还是从实力对比的角度,都不太容易下手逼迫他们搬家腾地方。

更重要的是,东北这片地方,作为政治经济中心的环境条件,实在是太不理想了。首先是气候异常寒冷,土地贫瘠,交通极为不便——每年冬天都会大雪封路、浮冰封港,水陆交通一起断绝;其次又因为交通条件太差,导致了商贸物流非常不发达,很多地方都极为闭塞,民间风俗也极度排外,来自大阪的财阀们在这里实在是难以扎根立足,更不容易生存和发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