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玄幻魔法>穿越时空的蝴蝶> 一百一十一、英雄的血色黎明(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百一十一、英雄的血色黎明(2)(1 / 2)

 虽然已经进入了后半夜,但在奈良的兴福寺内,依旧是一派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的嘈杂纷乱景象。浑身衣衫破烂不堪的佩里提督,正拄着一支不知从哪儿搞来的长矛,站在寺院外墙附近的一处望楼上,皱眉遥望着四周的灼热火场,以及被火焰映成赤红色的天空。

此刻虽是最黑暗的午夜,奈良城内却被火光映照得亮如白昼。视野中的整个天地,都因此而红亮起来,黑暗悄然隐退,所有的残墙败壁,在光亮的霞云中都显得一清二楚。

在虔诚的佛教徒们看来,这就是毁灭一切的末世红莲。

伴随着焦灼的火焰和热浪,以及逃难者们的凄厉哭喊声,一处处庄严的古寺迅变成废墟,一座座巍峨的大佛崩塌化为瓦砾,一条条棋盘状的狭窄街道,被坍塌的房屋残骸和焦黑的人畜尸体所堵塞,各类躲过了许多世纪的动乱、灾难和兵祸的佛教古迹,也在顷刻之间就化为飞灰。

在全城一片凄惨的焦黑瓦砾之中,唯有一座大寺庙还在巍然兀立——这就是佩里提督所处的兴福寺。得益于安国寺长卿大僧都麾下残余的近三千比睿山僧兵,以及空旷稀疏的建筑布局,这里总算是有能力及时清理出防火带,勉强逃过燎原烟火的肆虐。

因此,为了逃出这片映红了天际的汹涌火海,各处寺院的僧侣、尼姑、溃兵,还有拖家带口的难民,全都一波接着一波地朝着此处“安全岛”涌来,非但冲乱了守卫者企图组织防御的一切努力,由于避难的人群实在太多,就连这所寺院本身,都已经眼看着快要挤不下了。而更加致命的威胁,则是已经在火光的阴影中悄然现身

——来自大草原的数千图坎铁骑,在轻易突破了外围防线之后,又更加轻易地杀进了一片混乱的奈良城,将这座城市内最后的一点抵抗力量,压缩到了兴福寺周围。

前不久还气势汹汹的佛教徒“圣战”,转眼间就大势已去了……

????????????????????????????????????分??????????割??????????线????????????????????????????????????

借着夜色与烈火的掩盖,一队队图坎骑兵踏着不紧不慢的步子,穿过余烟袅袅的焦黑瓦砾,6续聚集在兴福寺四周,先前费力布置的防火隔离带,此刻却正好成了骑兵们最适宜挥战斗力的空旷战场。

刚刚才涌进寺庙中躲避的难民和僧侣,早已在火灾中变成了惊弓之鸟,大多数人根本还没看到敌人杀来,就已经惊慌失措地涌向后门甚至狗洞,试图再一次逃逸,但却多半以失败丧命而告终……当他们乱哄哄地奔出寺院没多远,还没有跑到郊外的荒野或残存的街巷时,就会有残暴嗜血的蛮族骑兵从阴影中杀出,狞笑着挥刀斩下他们的头颅,掠走他们的财物,能够在铁蹄前侥幸脱逃者,十中无一……

——前不久为了在火灾中保全性命,而竭力推倒房屋整出的宽阔防火隔离带,此刻却成了逃跑者无处躲避骑马蛮族的雪亮刀锋,相继伏尸道路的致死之因。于是,剩下的人都不敢再逃了。

然后,在寺内各路兵马还没商量好是战是走之前,密密麻麻的敌兵和军旗,就已经挤满了正门前方的开阔地,染血的刀刃反射着火光,显得尤为狰狞可怖。

一个穿着颇为华贵的蛮族将领,指挥手下在寺院正前方竖起了一面赤红色大旗,在伴随着烈火的热风中猎猎作响。火光映衬下,丝绸质地的旗面鲜红欲滴,仿佛才用血液染就而成,旗杆上挂着的一串人头面目狰狞,脖颈的断口处隐约还有血污淌下……

看看对面那些隔着老远就散出噬人杀气的精兵悍将,再看看自己身后这些双股战战,脸色煞白的胖大和尚,以及虽然军容士气尚可,但却人数极少的耐色瑞尔海军6战队,佩里提督不由得微微呻吟着以手加额,极度愤懑而又无奈地长叹了一口气。

——兵临绝境!

提督大人狠狠地攥紧了手掌,几乎要将指甲扎进肉里。

尽管是常胜的战争英雄,不过在漫长的数十年征战生涯中,他也并不是没有尝到过失败的苦涩滋味,但还从来没有哪一次像现在这样窝囊的。

到了眼下这个时候,再要突围逃跑已经来不及了,兴福寺内并没有任何马匹可供骑乘,如果徒步逃跑的话,恐怕还没奔出被烧成一片灰烬的市区,就会被反应敏捷的图坎轻骑兵追上砍杀。

但是,笼寺坚守同样也是不可能的——这座兴福寺并非要塞堡垒,外围既无壕沟更无护城河,仅有的一道薄薄矮墙还不到两人高,而且已经被慌不择路的逃难市民撞塌了好几处缺口,敌人的骑兵甚至无须动炮击,可以轻易直接冲进寺内大肆烧杀。更糟糕的是,佩里提督在这里最有战斗力的两股“友军”,居然一齐打了退堂鼓,根本就没有通知他这个外人一声,就丢下了全寺上下近万号人,带着少许亲信自顾自拔脚开溜了。

????????????????????????????????????分??????????割??????????线????????????????????????????????????

“……报告提督阁下,就在您刚才四处巡视的时候,安国寺长卿大僧都和兴福寺方丈已经带着二皇子比良亲王,从地下秘道逃走了……他们在方丈室内留下了一封书信,说是既然丰仁院法皇已经在东大寺不幸被坍塌的大梁砸中遇害,而小皇子来良亲王也一同随父而去,那么活下来的比良亲王就是理所当然的新皇人选。为了佛徒圣战大业不至于中途夭折,他们必须护送亲王回比睿山再次起兵,所以就先走一步。还请佩里提督留下来组织兵力死守,以便于掩护他们安全撤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