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携带的诏书过多,一份接着一份,面南背北的张永德,念得口干舌燥。颁诏仪式却又没办法中途停止,他只得频频舔一舔发干的嘴唇,却是越舔越口渴。
站在张永德下方的李中易,微微眯起眼睛,等着张永德端出朝廷的杀手锏来!
就在刚才,李中易听得很清楚,朝廷对他的恩赏诏书之中,只字未提及高丽国将来的善后处理事宜。
李中易混迹于大周官场的时日已经不短了,他当然很清楚,朝廷既然起了大大的猜忌之心,必然会留下后手。
就目前而言,李中易所掌握的实力之中,基本分为三大块,灵州的骑军和良马,高丽国的粮食和衣料等物,羽林四卫的精锐步军。
李中易这个当朝相公,当初跨海二征高丽的时候,挂的是海东处置大使的头衔。
按照本朝的惯例,处置大使的实权极重,上马管军,下马抚民。在李中易看来,以范质的精明,绝无可能让诏书之中出现无人主持海东善后处理局面的漏洞。
显然,张永德担心太过刺激李中易,采取欲抑先扬的策略,故意把釜底抽薪的,也是此行最重要的一份诏书,留在了后边宣读。
张永德是什么人?那可是作过殿前都点检的名帅,打仗打的是钱粮,打的是军心士气的道理,他张抱一岂能不知?
世界是公平的,有得必有失!朝廷既然明着赏了次相的高位,那么,把李家军的后勤基地给端走,也就成了必然。
如今的李中易,兵、钱、粮、马俱全,可谓是羽翼丰满。客观的说,他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需要提心吊胆的揣摩柴荣心事,任由皇帝摆布的小官僚。
朝廷大肆封官授爵,目的是什么,李中易自然是一清二楚。不过,由于建军体制具有划时代的先进性,绝非一般的军阀军队可比,他根本就没有考虑过,李家军会不跟着他走的问题。
图穷总会匕现,李中易一脸平静的等待着张永德揭开谜底,至于身后诸将们的想法,他没有兴趣多想。
等到张永德的手头只剩下最后一份尚未宣读的诏书之时,李中易微微的翘起嘴角,该来的终于来了,他倒要看看,符太后和范质的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刘贺扬面上显得很高兴,那不过是常居于开封,在官场上练就的一身应酬本事罢了。自从,被破格晋升为郡公之后,刘贺扬的心里便凉嗖嗖一片,而且越来越冷。
在李家军中,刘贺扬的军功不及杨烈,亲厚不及廖山河,他何德何能,安敢居于郡公的高爵?
尽管心里有些忐忑不安,但是,刘贺扬并没有太过慌乱。刘贺扬追随在李中易身边的时日,也不算短了,他非常了解李中易的脾气和秉性。
客观的说,李中易除了极其重视军规之外,颇有容人之量,不仅善于用人,也敢于用人。
别的且不去说它,刘贺扬和马光达都不是最早跟随李中易的老部下,就资历而言,远不及以杨烈为首的河池乡军那一派。
但是,李中易秉承着海纳百川的用人逻辑,不仅没有歧视刘贺扬和马光达,反而委以一军之首的重任,他们二人在军中的地位,也仅次于杨烈一人而已。
更重要的是,从灵州才开始追随李中易,资历不如刘贺扬和马光达的宋云祥,也被提拔到了一军之首的高位,这就足以证明,李中易没有把他们看外,不分地域和资历用人才。
当然了,刘贺扬心里也非常明白,朝廷的诏书虽未明言,却潜藏着浓浓的忌惮和提防之心。
“朝廷看走了眼啊!”刘贺扬低着头,暗暗叹息不已,李中易对朝廷的心思可谓是了如指掌,然而朝廷却对李家军知之甚少。
如此浅显易懂的挑拨离间手段,怎么可能瞒得过李中易的眼睛呢?
退一万步说,就算是刘贺扬感念于朝廷的厚赏而起了异心,在镇抚系统以及军法系统的严密监视和制约之下,没有李中易亲笔签押下发的那种带密码的军令,他有可能调得动一兵一卒么?
想到这里,刘贺扬下意识的扭头,瞥了眼跪在身侧,却一直沉默不语的搭档——第二军镇抚使杨怀中。
杨怀中的资历非常老,早在李中易初建河池乡军之时,他便已是什长。要知道,那个时候,李中易完全掌握的正规官军,也不过区区一个都而已。
谁又能够料想得到,那时候一个小小的什长,如今已是真正掌握着第二军实权的军镇抚呢?
更重要的是,李中易成立讲武堂的之后,杨怀中便是第一期学成毕业的门生之一。
对于李家军中任何一个有上进心的军官而言,哪怕他们用脚趾头去思考,也知道讲武堂出身的决定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