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江南无数的大明遗民来说,艰难的一六-四五年终于过去了。
从六月份起,由江阴开始星火燎原的反抗剃发令运动,在同盟会的浪潮以及同盟军的崛起中,在江南各地死伤近百万之众的巨大牺牲下,终于取得了松江府全境,以及半个苏州府、常州府的光复区。反抗剃发令最烈的江阴、常熟、昆山、太仓、嘉定、松江诸县都在同盟军的控制之中。而多铎、博洛的满清主力在吴淞大败以及天花的袭击下,不得不返京休整。清军遭受自入关以来最大的迎头痛击,至少短时期内无力南征,这给江南百姓暂时休养生息的时间。
崇明岛已成为天下最为瞩目的复兴中心。崇明位于长江口,正处于南北中心,不像福建的金、厦诸岛,偏居南部一隅。为了加强崇明的江防,在沈廷扬的主持下,数以万计的绿营兵降军,以及大量的民力,修筑崇明岛的防沙堤,每隔数里就设立哨所炮台,再加上崇明港口有常驻的巡逻船队,清军想以渗透崇明本土绝非易事。
在崇明岛上,形成了崇明县城、高老庄以及以同盟会总部大本营、同盟广场、同盟军训练基地三个板块所组成的已初具雏形的同盟城。而其中,高老庄又成为崇明岛的心脏地带。
高老庄分内外两城,东南西北四个坊区。东坊是高氏佃户、商户的住宅区,南坊是对外的商贸区,西坊原是大量户田,如今已修建了大量民居,以便接纳从江阴、常熟、昆山、嘉定等地的孤儿以及幸存难民,称之为忠义坊,而北坊则是高老庄重兵镇守的禁区重地,包括已成为同盟军兵工厂的高氏工坊,天花种痘防疫中心,以及同盟舰队的船舶修建中心。
当庄内的居住空间达到瓶颈的时候,高老头又在庄外规划了大片的居住区,满足大量的居住需求。高老庄虽名为庄园,但实质上已等同于一般的小县城了。
大量的难民拥进崇明岛,岛上人满为患,但处处却井然有序,这得益于沈廷扬这个积年老吏超强的治政能力,以及以高老头为代表的江南本地商人,还有以程璧为代表身家巨富的徽商,这些商人所组成的江南联合商会后大量钱粮的募捐。
高旭的重商主义政策,在新起草的《同盟宪章》中,赋予了商人相应的政治地位,由于高旭设计了同盟会的会员制度,为了得到星级荣誉会员勋章,那些商人往往不惜财力,这便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商人阶层的积极性。这些商人在大明朝重农抑商的国策中压抑了数百年,一朝得势,爆发出的活力的确是前所未见。
除了商人的涌跃募捐之外,还有同盟军的水师控制了运河漕运,截击了大量清军从浙江劫掠而来的北运钱粮,成为救济难民的重要来源。
大年三十之夜,高老庄内外花炮连天,处处洋溢着过年的节日气氛。在这个团结的节日里,尽管大量的家庭都在烽火中残缺不存,但活着的人,除了默哀这外,又在一面面迎风飘扬的中华旗中,看到了来年的希望。
对于汤浪带着他表姐从四川意外归来,汤娘子自然喜极而泣,问长问短。而高旭却是一直在旁边微笑地看着汤浪在大半年猛然窜高的个子,以及越发沉默不语的性子。每当汤娘子问起详细,都是他的表姐小依儿作答。小依儿伶牙利齿,说起一路来的险情,有如亲历一般。高旭也是在那小依儿的话中,得知了这小子竟然在李定国的帐下当过兵。
虽然高旭穿越在这个高家大少身上,年纪不过二十出头,但他在实际年龄已近三十,看待汤浪这样的少年在心态上自然就比较宽容。汤浪这小子对高旭装作视而不见,但高旭却是一直盯着他看。最后汤浪受不了高旭的目光,迎着高旭的视线狠狠回瞪了一眼,高旭却是觉得有趣,忍不住呵呵一笑。
汤娘子见儿子如此无礼,忍不住细声央求道:“浪儿……”
汤嫣儿见状便要像往常那样要拧弟弟的耳朵,发觉他已经长得比自己高了半个头,便推着他,嗔道:“嘿,像驴一样的臭小子,还不快向爷请个安?”
汤浪无视汤嫣儿的话,只顾瞪着高旭,目光里极是复杂之色。这时,那小依儿先是向高旭执了一礼,然后扯着汤浪的衣袖,软声道:“汤儿,给爷请个安。”
那汤浪在小依儿软绵绵的目光下,神情终于有点缓和下来。汤娘子与高旭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会心一笑,看来向来硬软不吃的汤浪终于有了克星。
高旭呵呵一笑,既然这汤浪肯回来,自是表明了他的态度。凡事得讲究一个过程。他拍拍汤浪的肩膀,笑道:“回来就好,先好好休息。”
说罢,高旭就去内院参加高氏一年一度的盛大家宴,让汤娘子一家人在听雨楼内诉说离别衷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