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皇十三年,路寻十八岁,蒲婉十七岁,两人双双在这年破茧成蝶,进入先天境。
破境后,路寻想下山独自闯荡一番,蒲杰同意了,蒲婉道不想下山,就想留在山上,但还是被蒲杰催了出去,让她也出去看看世界,觉得总呆在山里也不好,只是她仅是应付事的在清水县里的医馆工作,对于先天武者来说来回也方便,蒲杰没说什么,他心里也想着女孩子近点好,至少有些事自己能照顾些,便也默认了。
至于王钧昭,早在新皇十年的时候就被蒲杰催下山了,蒲杰觉得自己已经把能教给他的东西都交给他了,剩下的都需要自己去悟,再呆在山上也没什么用处,还不如早点入世,早点创造一番事业。王钧昭下山后去了府城三法司直属的六扇门当了名捕快,像他这种入了先天多年的二流高手在府城当个捕快那是绰绰有余了,而且还是优先录用。
一年后,他写信告诉蒲杰,他要被军队特征到淮南省驻军中当百户,算是升官了,信中的喜悦之情让读信的人都能产生共情,因为这是他离开家族后靠自己闯出来的。两年后,也就是路寻下山的那年,他再次写信说自己被调入京城当郎官了。虽然级别算是平调,但是京城比地方的机会要多,又是能偶尔见到皇帝的郎官,便是满足升官的基本条件,混个脸熟。只是他这次来信的字里行间没有喜悦,有的只是平平淡淡。
路寻下山后也是顺着王钧昭的路在走,因为他这是第一次独自外出闯荡,先顺着前人的脚步踩可能会更快的适应,适应后爱干什么再去干什么,但他没去府城,直接去的省城,去省城的六扇门当捕快。省城高手云集,像他这种刚出茅庐的小孩只能从最低级的捕快干起,但好在省城的六扇门人也不多,只有一个宗师捕头,还有两个先天的捕快同事,剩下的都是后天的杂役,之所以人这么少,一是因为刚建国,百姓安居乐业世道清平,也不需要那么些人去管理,二是因为武林上的人对新朝廷还保持观望的态度,很多人没想好到底要不要加入朝廷。
六扇门的主要任务就是抓捕一些罪大恶极的死刑犯和那些有修行傍的犯罪武者,而一宗师三个先天得配置之所以能应付这些事情,主要还是因为宗师之上的人很少犯事,毕竟到了宗师境那就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对于这种位置上的人来说声望永远比犯罪得来的利益更重要,况且即使有人冒险那也可以向上面要人协助办案。
像路寻这样的先天武者一年可领五十两纹银,而且吃住全包,基本上就没有需要花钱的地方,五十两算是实打实的收入,他都想好了,到时候拿到俸银,自己留十两,剩下的都寄给师父,以报师父这么些年教育的恩情。
六扇门吃的极好,毕竟是三法司直属部门,待遇自然是没得说,专门给配了个厨房做一日三餐,每顿都有菜单。他听说其中有个面点阿姨特别好,每次都会多做一样面点。
至于住的地方就不尽人意,是个大通铺,一群人混着睡,磨牙打呼噜放屁说梦话的都有,路寻不喜欢这种氛围,他还是喜欢有一个自己的房间独自住,至少能让自己安静的修行,对于他来说捕快这份职业只是他的跳板,不是他的终身职业,他不能在这荒废。于是他就想在省城外买个农家院搬出去住,下山的时候师父塞给他三十两的银票,他出城去看,才发现三十两只够在偏远的地方买个小房子的,但他也没嫌弃,毕竟有要比没有强。
二十两,路寻在省城外卧虎沟的地界买了个小房子,这里背靠青山,面朝小河,风景秀丽,唯一的缺点就是离城稍微有点远,但这对路寻来说并不算缺点。房子设施齐全,也不用大修,属于去了就能入住,也正巧人家家里有急事,赶着卖房才让他捡着便宜。
村子名叫山泉村,听村的老人说是因为村前的小河便是山泉水,故才叫这个名。村里大概百十来号人,靠着种地织布为生。在路寻搬进来住的当天,就有人来串门看看是什么样的新人住进来,他们说着前房主家庭的变故,生活的凄苦,再问及他是干什么工作的,路寻会用在城里打杂的去搪塞人家的询问,因为官和民无论如何都是两个世界的人,他可不想因为身份把彼此变得生分,见面低头叫官爷,那生活就不美妙了。
村民来串门也并没有任何目的,纯粹是因为山村的娱乐设施太少,串门闲聊便是少有的娱乐,打磨着时间,彼此都能快乐,路寻在几天的功夫就差不多把村里的人都认全了,他也经常会在城里买点糖分给村里的孩子吃,孩子们也因此在大人面前说尽路寻好话,这带你小法子也让路寻更快的融入这个村子,虽然他本可以闭门不出谁也不待见,但他不想做个人们口中的怪人。
六扇门的早饭他每次都会早早的起床进城去吃,不是因为有多好吃,而是因为可以省几文甚至几十文的早餐钱,同事们都调侃他,能买的起房却买不起早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