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蛮族战皇> 第3章 动荡之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章 动荡之时(2 / 2)

李家父子在历史上的贡献远超宋朝杨家将,可是由于清朝入关以后长期实行的对付汉人的“文字狱”,这段历史逐渐被人们所遗忘。

当年的日本幕府时代,丰臣秀吉15年基本统一日本后,为了平息国内武士对土地分封不均的不满,在1591年5月决定对外发兵,以获取更多的域外土地。

1587年丰臣秀吉在给爱妾浅野氏的信中说:“在我生存之年,誓将唐(明)之领土纳人我之版图。”

当年的幕府将军丰臣秀吉的这种扩张野心,与绝大多数大封建领主的领土完全雷同。

在一个封建领主军事力量强大,事实兵力无任何国内对手时,它势必不会浪费兵员,一定会发动对外的系列侵略战争。

因此,向外扩张领土成为当时日本发动对朝鲜战争的一个主要动力。

丰臣秀吉乘朝鲜李氏王朝耽于党争内斗,朝纲紊乱,决定通过武力征服朝鲜,从而取得内陆跳板,最终入侵中国,进而称霸东亚,使三国归于一统。

万历19年(1591年)6月,丰臣秀吉派出使者宗义智通告朝鲜国王宣祖李,表示他有意于次年(1592年)春天假道朝鲜进攻明国,并请多多包涵与协助。

但朝鲜因久事明朝,而知道他们居心叵测,从而很直白的拒绝。

1592年3月,做了多年对外战争准备的日本侵略者,以17万陆军和近4万海军的兵力入侵朝鲜。

4月12日,日军在釜山登陆,接着迅速占领了王京(汉城),攻陷开城,进逼平壤。

朝鲜军队无力抗衡,望风而逃,一直逃到中国境内。

日军所到之处,焚烧劫掠,仅晋州一地,军民被屠杀者6万人。

当时的朝鲜大部分国土沦陷,朝鲜人被迫向明王朝告急,请求出兵援助。

明朝以朝鲜“为我藩篱,必争之地”,决定出兵援朝。

万历二十年(1592年)七月,明军在史儒率领下援救平壤,当时的明军失败,史儒战死。副总兵祖承训率明军3000渡过鸭绿江驰援,结果全军覆没,祖承训仅以身免。

毕竟来寇人多势众,何况日本侵略者一路所向披靡,气势更盛。

当时的明廷大为震动,决定以宋应昌为经略,以李如松为东征提督,大举援朝。

于是在筹备充足后的第二年,明军在朝鲜军队配合下,大败日军。

日军先锋小西行长慌忙率残部南逃。中朝军队乘胜南下,几乎光复了朝鲜全境。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二月,丰臣秀吉率14万大军再次侵朝。

明廷派兵部尚书邢率军驰援,在朝鲜军队的密切配合下,连败日军。

第二年,丰臣秀吉因病死去,日军人心动摇。

这年年底,中朝军队在朝鲜南海海面与日军大战,将日军几乎全部歼灭。日军发动的这次侵朝战争最终以失败告终。

其实日本侵略朝鲜,是当时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的必然趋势。

16世纪末,日本权臣丰臣秀吉以武力统一了日本列岛,执掌日本的军政大权,其野心也随之骤然膨胀,居然制定了占领朝鲜、征服中国,进而向南洋扩张的军事侵略计划。

他们也事实在一边虎视眈眈大明的江山,只是苦于这一块大肉一时难以消化。

在看到当时统治朝鲜的李氏王朝,朝局内部党争不断,权臣互相倾轧,整个朝鲜武备松弛,当时现实存在的状况就是“人不知兵二百余年”,全国300多郡县大多数没有城防。

丰臣秀吉出动九军共15万,大军攻击朝鲜,挟内战一统日本之余威,一路攻势凌厉,势如破竹,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朝鲜三都(京城、开城、平壤)十八道全部陷落,日军一直挺进到鸭绿江南岸。

当时得意忘形的丰臣秀吉不但要求明朝政府承认日本以大同江为界占据朝鲜,同时还威逼琉球、菲律宾等大明属国臣服朝贡。

其实这个丰臣秀吉过高的估计了他本身的力量,和当时明朝的雄厚实力。

消息传来,大明朝野一片哗然,主战派认为必须出兵教训一下日本人。

而主和派却认为朝鲜人过于软弱,一触即溃,只会向明朝求援,建议仅让朝鲜国王及随从百余人过鸭绿江避难,而不出重兵。

主战派的意见虽然最终被万历帝接受,决定出兵朝鲜。

但是第一支抗倭部队出征,统帅为辽东副总兵祖承训,这支部队是辽东铁骑中的一支,可是,这支部队只有三千人。

祖承训也是名将李成梁的嫡系,战斗力较强。在进攻平壤的过程中,祖承训中伏,副将史儒战死,部队损伤惨重,祖承训侥幸死里逃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