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尸斑(1 / 2)

 是由于人死后血液循环停止,心血管内的血液缺乏动力而沿着血管网坠积于尸体低下部位,尸体高位血管空虚、尸体低下位血管充血的结果,尸体低下部位的毛细血管及小静脉内充满血液,透过皮肤呈现出来的暗红sè到暗紫红sè斑痕,这些斑痕开始是云雾状、条块状,最后逐渐形成片状,即为尸斑。</p>

1 介绍</p>

尸体现象之一。人死后,在尸体低下部位皮肤出现的紫红sè斑块,称为尸斑。</p>

人死后平均2-4小时出现。尸斑的形成,是由于人死后血液循环停止,心血管内的血液缺乏动力而沿着血管网坠积于尸体低下部位,尸体高位血管空虚、尸体低下位血管充血的结果,尸体低下部位的毛细血管及小静脉内充满血液,透过皮肤呈现出来的暗红sè到暗紫红sè斑痕,这些斑痕开始是云雾状、条块状,最后逐渐形成片状,即为尸斑。</p>

銆愯璇嗗崄骞寸殑鑰佷功鍙嬬粰鎴戞帹鑽愮殑杩戒功app锛屽挭鍜槄璇伙紒鐪熺壒涔堝ソ鐢紝寮€杞︺€佺潯鍓嶉兘闈犺繖涓湕璇诲惉涔︽墦鍙戞椂闂达紝杩欓噷鍙互涓嬭浇 www.mimiread.com 銆?/p>

2 分布位置</p>

与尸体的姿势直接相关。如仰面平卧的尸体,尸斑出观在枕部、顶部、背部、腰部、臀部两侧和四肢的后侧,有时也见于尸体侧面,甚至上面的倾斜区如锁骨上部。俯卧的尸体,尸斑分布在颜面、胸部、腹部和四肢的前面,此时两侧眼结膜也往往呈瘀血状。处于立位的尸体,如悬吊的尸体,尸斑出现在下肢、下腹部和上腹的远端,多呈紫红sè或暗紫红sè;因煤气或氰化物中毒死亡的,尸斑呈樱红sè。一般十小时内用手指压迫可退sè,除去压迫又复原;如将尸体翻转,原尸斑逐渐消失或转移,而在新的低下部位又重新出现。因此,法医检验尸体时,往往根据尸斑的分布位置来判断尸体停放的位置。尸斑是较早出现的尸体现象之一,通常是在死亡后2~4小时出现,经过12~14小时展到最高度,24~36小时固定下来不再转移,一直持续到尸体**。</p>

3 形成时期</p>

它的形成和展分为下面三个时期:</p>

坠积期</p>

人死后,血液下坠于尸体低下部位血管中,此时血液还仅限于血管内,尚未扩散到血管外。这个时期是尸斑坠积期。在这个时期,如果用手指按压尸斑,则被按压地方毛细血管的血液即向周围流动,尸斑暂时消失;但放开手指解除压力后,血液流回原处,尸斑又重新出现。不仅如此,在坠积期内,如果翻动尸体位置,则原来的尸斑逐渐不明显,甚至消失,而在尸体新的低下部位又重新出现新的尸斑。切开坠积期尸斑处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可见血液从血管断面流出。此时流出的血液易被纱布擦掉,但擦去后还能流出血液。</p>

尸斑坠积期一般在死后2~4小时开始出现,但也有早在死后半小时或迟至6~8小时出现的。极少数濒死期迁延的病人,由于循环衰竭,在死亡前便可见到少许尸斑。</p>

扩散期</p>

人死后,除了血液循环,组织液也同样向尸体低下部位坠积,沉降于血管周围的组织中,透过血管壁而进入血管内,与血液相混合而促进死后溶血,然后被组织液稀释,并被血红蛋白染红的血浆向血管外渗出,这就是尸斑扩散期。尸斑展到扩散期一般需要12小时,进展快的也需要8~10小时,扩散期是坠积期的延续。在这个时期,用手指按压尸斑稍有退sè,变更尸体的位置后,原有尸斑不易消失,新的尸斑也不易形成。切开扩散期尸斑处的皮肤,则在切开的血管断处惭渐流出血滴,从组织中有少量淡红sè液体溢出。</p>

浸润期</p>

从扩散期开始,被血红蛋白染sè的液体就渗入组织间,至第二天后更加明显,不仅渗入组织间隙,而且渗入组织细胞内,使组织着sè,这就是尸斑展过程中的浸润期。</p>

浸润期是扩散期的延续,持续时间较长,以后由于细菌的作用而转为尸体**。在浸润期内,压迫不能使尸斑消退,更不能形成新的尸斑。用刀切开尸斑处,可见组织呈紫sè或浅紫sè,血管中无血液流出。</p>

上面谈的是尸斑出现和展的一般况。此外,尸斑出现的速度和程度还要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有外力压迫、血液xing状、血量及皮肤sè泽等。</p>

4 颜sè</p>

鲜红sè的尸斑见于: 一氧化碳中毒(碳氧血红蛋白),氰化物中毒(氧合血红蛋白),冻死(氧合血红蛋白)等.</p>

灰褐sè的尸斑见于:亚硝酸盐中毒,氯酸钾中毒(高铁血红蛋白)等.</p>

硝基苯中毒(高铁血红蛋白)尸斑可呈现绿褐sè,应注意与尸绿区别开来。</p>

人死后血液循环停止,血管内的血液由于重力作用向尸体的低下部位移动,坠积于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内并使其扩张,透过皮肤显出紫sè斑,称为尸斑。</p>

尸班最早在人死后30分钟出现,一般在死亡1---2小时开始出现。尸斑的形成、展可分为几个阶段。</p>

尸斑形成的最初阶段,称为坠积期。此期在死后5---6小时内达到明显可见。可持续6---12小时。坠积期尸斑被按压尸斑退sè或消失,出去按压则尸斑又重现。在此前阶段如果变动尸体位置。尸斑也随之改变,在新的低下部位重新出现。</p>

尸斑展的第二阶段为扩散期。从死亡后展到扩散期约需8小时,延续至26---32小时。此期被血红蛋白染红的血浆浸透到周围组织,此时按压尸斑已经不能完全消失,只是稍许退sè,停止按压后尸斑恢复原sè也慢。变动尸体位置,部分尸斑可能移位,部分尸斑则保留在原来形成的部位。</p>

尸斑展的第三阶段为浸润到组织中的时间较久,此期用手指压迫尸斑不再改变颜sè,也不再消失,变动尸体位置则尸斑不再转移。</p>

某些中毒尸斑颜sè特异,一氧化碳中毒时呈鲜红sè,氧化物中毒呈樱桃红sè,亚硝酸盐、氯酸钾中毒呈灰褐sè,冻死时呈红sè。</p>

人死后产热停止,尸体热向周围环境放散,直到与环境温度相同。尸冷的进展取决于环境的温度、尸体衣装况、尸体内热量和死亡原因等。在chun秋季节成年人尸体,室内每小时大约下降0.83度。水中尸体每小时下降3---4度;在高温季节室外尸体,死后几小时内尸温还能上升。据国内的尸温研究报告,死后4---5小时内,体内产生热尚未完全停止,尸温平均每小时下降0.58度;死后5---16小时,产热完全停止,尸温平均每小时下降0.97度;死后16---24小时,因是尸文与环境的的温差缩小,尸温下降变慢,平均每小时下降0.54度。该项研究建立了死亡时间计算公式,经过实际应用和完善得出一下简便公式:</p>

死后经过时间(小时)=37度-尸体直肠温度/0.83*系数</p>

所乘系数:chun秋季为1,夏季为1.4,冬季为0.7。</p>

5 相关介绍</p>

没有尸斑的原因</p>

在法医尸体检验的实践中,常常有在尸体低下部位见不到尸斑的况。这主要是受压的缘故。尸体低下部位受压处,如与硬面接触被压成扁平状的胛部、背部、骶骨部、臂部及脚后跟部等,由于毛细血管内的血液被压到其他地方而没有尸斑形成,检验中见到的往往呈苍白sè,若衬垫物的硬面不平,则尸体受压处的皮肤可留下与衬垫硬面相一致的苍白区,而没有受压的地方仍有尸斑。这样,暗紫红sè的尸斑与苍白sè的印痕相映,更加清晰。此外,裤带结扎的地方,衣服折叠的地方,或者皮肤皱褶的地方等,也因压迫而无尸斑的形成,并可留下与压迫物相一致的印痕。溺死的尸体由于毛细血管受冷水刺激生收缩,加之尸体在水中浮动翻转,所以,尸斑常常出现得较慢,而且比较弱。</p>

尸体的血液xing状是死因决定的,它对尸斑出现的速度和程度也有直接的关系。窒息死或者急死的尸体,因其死亡是极短时间的事,血液呈暗红sè流动xing,所以尸斑出现的速度快,程度强,多呈暗紫红sè。这类尸体尸斑常出现于死后1~1.5小时,早者30分钟即可出现,8~10小时就展到扩散期。由于尸斑出现的速度快、程度强,这类尸体的尸斑处还常见斑点状出血。与此相反,死者若是死于严重贫血和急xing失血,则因其血量少,故尸斑出现速度慢程度弱,颜sè也浅,甚至可以不显现。</p>

尸斑在法医学上有其重要的意义</p>

明显的尸斑可以作为诊断死亡的确证;尸斑的分布位置、反映压迫物的花纹,能够提供死亡时尸体的位置、姿式、停尸物表面形状的况,还可以判明尸体有无变动和变动的时间;根据尸斑展的规律,可以比较准确地判断死亡时间;尸斑的颜sè、浓谈、程度,可以为死亡分析提供依据;根据尸斑的范围、浓淡,可以判断尸体内的血液量,等等。</p>

6 古籍记载</p>

我国古典法医学中的尸斑描述</p>

关于尸斑与血斑或者说皮下出血的区别,我国古典法医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洗冤录集证》中早就论述了这点,而且有jing确的鉴别法。《洗冤录集证》的“验尸”节内记载:“验伤,须用手指,按其青红处,是伤坚硬,指一起仍然青红,……便是真伤。如系变处,将指一点,起指即是白sè。……变是人腹内之血,死后散于外,不能聚结,故浮泛。伤系生前受打,气绝血聚成伤。”“凡死人,项后、背上、两肋后、商臂上、两腿后、……两脚肚子上下,有微赤sè,系本人一面仰卧停泊,血坠所致,不是别故身死。”“自缢”节内记载:“吊后血脉不行,身上紫黑,如云凝结,有类变,谓之血障。与殴伤青赤浮肿,则血障或少。”这里的“变”、”血坠”、“血障”,都是指的尸斑。</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