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宋行> 第一百九十七章 消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九十七章 消息(2 / 2)

“莫要说钉,他的脚指甲都被我拔光了。”古松拉开领口,有些颓然。

“其实吧……也不用这么费劲。”杨华想了想,接过符老二递过来地一碗小米粥喝了一口。“味道不错。古松啊。我说这事也简单。你找人轮流审他,不要给他喘息之机,不要让他睡觉,看他能支撑多长时间。这叫疲劳轰炸,懂不?”

“好,我试试。”

各地坚壁清野的队伍都回来了。一共有两万多人口涌进了太原城。据回来地人说。太原周围方圆百里之内已经看不到一棵两米以上地树木,看不到一粒拳头大大石头,白茫茫一片甚是干净。

夸奖了他们几句好,杨华忙将涌进城来地百姓编进各个社区,安排他住下。太原城中本有许多空屋,用来安置这些百姓没有任何问题。

如此一来。太原城在一夜之间突然人为地繁华起来。

到晚上,古松兴冲冲地跑回来,说:“杨侯,那家伙开口了。”他笑着拍着自己的额头说:“要说起来,杨侯你这个办法还真是不错。这家伙被被我们折腾了一夜,滴水未进。早就累得快要死了。一边同我们说话。一边在打瞌睡。我们见他头一点,就狠狠地拍他一巴掌。一天下来。这小子终于忍不住了,哭着说求求你们。让我睡觉吧,我什么都招。”

“哈哈。”杨华大笑:“他说了些什么?”

古松面色一整:“宗翰大军已经到了。就在离我太原五十里的地方,如果不出意外,明天应该能同我军接触。”

“不意外,命令全城戒严,实行宵禁。”杨华将手中碗递给符老二,叮嘱道:“再来一碗。”

“还有……”古松忧心忡忡地说:“不但宗翰率军南下,宗望也带领六万人马围攻真定。看来,宋金两国又要开战了。”说到这里,古松将宋朝策反耶律余睹和联络耶律大石夹攻金国暴露的消息一一同杨华说了,最后,他问:“杨侯,我们该怎么办。”

杨华吃了一惊。看来,第二次开封之战又要开始了。自己的出现虽然使得太原暂时没有陷落,而且有可能将金国西路军牢牢地牵制在山西。可历史依旧沿着他本来地轨迹惯性地向前冲去。

现在的形势是,敌人西路军已经没办法南下,仅靠宗望那一路六万人马还有可能拿下开封吗?

说句实在话,杨华也不敢肯定。

“真定那边是什么情形?”杨华又问。

真定是河北咽喉,上次宗望长途奔袭真定,部队就在真定城下碰了一鼻子灰。若真定在,可宗望就得在漫长的后勤线上处处设防,也变相地被牵制了大量兵力。

“那边估计会很困难。”古松有些黯然:“上次种师中解太原之围时从真定带走了大量士兵,现在的真定只有三千守军。我估计真定坚持不了多久。”

“三千是少了点。不过真定城池坚固,金人短时间内应该啃不下来,倒不用担心。现在,我只问你,我们能做些什么?”

一人智短,他忙让人将关群请过来商议。

关群想了想,说:“如果但凭宗望一路,估计要想拿下开封根本就没有可能。与其操心开封的死活,还不如多想想太原。只要我们守住太原,牢牢地拖住粘罕,金人就输定了。主公还是多想想如何加强城防吧。”

杨华一拍脑袋:“你不说我还忘记了,也不知道水泥一事弄得如何,我们去看看。”

来到万千的制造司,万千就笑眯眯地迎过来,一拱手:“成了。”

“什么成了?”

“侯爷弄地那水泥好生厉害,一夜之间就凝了,现在是硬如钢铁。”万千领着杨华等人来到那个水门汀地面,用力地跺了跺抹得像镜子一样的地面,得意地大笑。

“侯爷,这东西只要能够大量生产,以后行军打仗随军带了去。不管是驻营还是攻城,我保证能够在一夜之间给你垒出一座城来。”万千不住大笑。

听万千这么一说,也许关群和古松还不清楚这种水泥的威力,但杨华被他这么一提醒,心中却是一凛。

是啊。将来如果同金人在大平原会战。宋军将不得不面对敌人的骑兵地冲击。如果携带大量水泥上战场,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在平原上修起一座座城堡,步步推进,步步蚕食。采用堡垒战术,以官道为链以堡垒为锁,以骑兵为机动力量。用不了多久就能将敌人分割困死。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守,都将立于不败之地。

在火炮还没出现之前,杨华不认为有什么远程重武器能够啃动水泥工事。

万千又说:“只一点,这水泥不能见水,运输起来却不太方便。”

“那么,你绝对该如何包装呢?”

万千:“还没想好。正要请教侯爷。”

在现代,水泥地包装一般有两种。一是塑料编织袋,一是牛皮纸。北宋自然也没有塑料这种东西,若全用纸,成本未免也太高了。

最后,杨华和万千琢磨了半天。决定使用木桶。一桶装一百斤水泥。一个人就能背走,运输和携带也很方便。

众人又计算了半天。如果大规模制造水泥,至少还需要建二十个腰子。招两千个工人。加上制桶地匠人,开矿地工人。还得招上上好几千民夫。再算上煤炭开采、冶炼、运输业和伐木业,这可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

本来,杨华还在为如何养活太原百姓发愁,现在如果水泥厂一建,接能解决几千个就业岗位。到时候,再以水泥业为龙头,加上虞允文地新城开发项目,不要说几万百姓,就算再来十万也没问题。

一想到这里,杨华大感振奋。

不过,一切的一切还得建立在打退宗翰大军地基础上。

杨华马上下令,立即带着这两天生产的水泥和杀石,把北门地地基都给我筑实了。

一声令下,几百民夫同时动手,将用柳条捆好的筐子将一筐筐鹅卵石填进地基,然后将混凝土灌了进去。

很快,北门已经被掏空地基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水泥块。当金兵采取坑道作业时,一挖到这块巨大的水泥基脚,只能徒呼奈何。

到第三天清晨,虞允文带着一千三百二十二个战争孤儿回太原来了,同行地还有二十个骑兵。

与此同时,宗翰的大军也跟着杀来,五万人马将太原围了个水泄不通。

在迎接虞允文的时候,杨华大声鼓励众将:“敌人有五万,我河东军只五千。不过不用怕,我太原军民也有五万,而且大多是青壮,城中粮草堆积如山。咱们慢慢同粘罕耗,看谁耗得过谁。”

说着话,他向众人介绍虞允文:“这位是虞先生,是李相推荐过来的大才,现在我参谋部任职。”

“见过虞先生。”众将同时拱手。

“不敢,在下虞允文,见过河东豪杰。”虞允文淡淡一笑,风度翩翩地回礼。

关群警惕地看了他一眼,又回头给古松递过去一个眼色。

自古法家和儒家在理念上就有冲突,而河东军自来就是以法家的思想为基础管理军队和地方,现在突然来了这么一个儒生,未必是什么好事。而且,河东军的诸将军一个个都野心勃勃,将来同虞允文合作起来未必愉快。

关群突然有些担忧。

杨华地心思却放在了那群孩子身上,他看了看眼前这群衣衫褴褛地孩子,心中一酸,低头问一个十岁的孩子:“娃娃,你家里大人呢?”

那个孩子瞪着好奇地目光看了杨华一眼:“不知道,他们说只要进城就能给我吃的,是不是啊?”

杨华微笑道;“是啊,我不但要给你们吃地,还要教你们读书识字、开弓打仗。我叫杨华,以后你可以叫我杨先生。”

这一千多个孤儿可是杨华将来的根本,断断马虎不得,虽然事务繁忙,但他还是决定亲自教导这群学生。

如果放任不管,让虞允文去教,弄出一千多个儒生来未必是一件好事。

琢磨了半天,杨华在城中征用了一大片地,将这一千学生安置下来。然后编成十个班级,开始授课。

学校地老师大多由河东军的幕僚担当,教授的科目除了有儒家的经典外还加进去了法家的学说和军事训练科目。

而杨华则自任校长。他教授的科目很奇怪——《思想品德》。

“军人的战斗力来源于忠诚,忠诚于你的领袖,忠诚于你们的集体,忠诚于你们的事业。你们将来都是要做我河东军军官的,我要让你们明白一点。你们集体是河东军,你们的事业是河东军。服从于你的长官,为你们的事业而奋斗,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

“你们是一个集体,离开了集体,你们什么也不是,你们会被饿死,会被敌人杀人。但只要集中在一起,依靠河东军,你们就是不可战胜的。”

“不,我从来不把你们当孩子,我河东军也不需要顽童。”

杨华举手高呼:“服从、坚韧、团结!”

“服从、坚韧、团结!”孩子们都大声地叫起来。

“时刻准备着,为河东军事业而奋斗!”

“时刻准备着,为河东军事业而奋斗!”

文化课由虞、古、关三人负责,至于军事则由赵明堂、李鹞子和杨再兴做教官。杨华答应,一旦这些学生成材,可优先补充进他们的军队。为此,杨华还拔下了一百匹战马和一千套军械,决定将这些人当做未来的士官培养。

想想也是,这一千多孤儿一旦成人,做了军队的基层军官,这支军队就完全彻底地姓杨了。

“这个学校好。”关群悄悄对杨华说:“主公,是不是也让军队的什将以上的军官也过来短期培训一下?”

“可以,等这次战争结束吧。”

看了又看小说网<div>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