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杨棒子和他的囚犯小分队> 第二百一十七章 左冲右突 第四节 秀武器死得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一十七章 左冲右突 第四节 秀武器死得快(2 / 2)

独立混成旅团一线部队的步兵大队辖4个步兵中队、1个机枪中队拥有4至8挺重机枪;

守备部队的步兵大队辖3个步兵中队、1个机枪中队拥有4挺重机枪;

三单位制师团步兵大队辖4个步兵中队、1个机枪中队拥有8挺重机枪。

一个小鬼子的步兵大队,人数大约在800至1500之间。

正常情况下的一个小鬼子的大队包括:

30人的一个大队部;4个或3个步兵中队;一个174人的机枪中队(有时会减少一个小队),一个55人的炮小队;一个110人的运输中队(大车和骡马),如果大队以上有联队,那有的大队将所属的运输中队合并到联队里;极少的部队配备(或作战需要)1个122人的炮兵中队;有的也配备4个24人的装备有2挺反坦克枪的小队,这种情况下。弹药小队要扩充为39人。

有资料显示,“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军各常设师团奉命派遣辖下的各旅团前往中国东北参战。正常编制下的步兵旅团是由2个步兵联队所构成的。可是由于中国的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往往以运动、游击的形式出现,神出鬼没地打击日军。为了适应当时作战的需要,小鬼子很快组建了这种人数相对合应,多兵种协同的新型作战单位。“独立”指不属于师团;“混成”指多兵种合成,不偏重于单一兵种。也出现过在战役发生时从各师团抽调部队组成一个临时性独立混成旅团,战役结束后各自归建的情况,类似于小鬼子的支队。

通过以上记述,我们可以明白一点:所谓小鬼子的独立混成旅团就是:不隶属于某个师团。多兵种合成,执行独立的战斗、战役任务的旅团级建制的部队。一个独立混成旅团就是一个多兵种的独立作战单位,说白了就是把小鬼子的大型师团缩小了,用中国话说就应叫做:多兵种合成独立旅。

最初的独立混成旅团由旅团本部、5个独立步兵大队、旅团炮兵队(野炮或山炮2一3个中队)、旅团工兵队、旅团通信队等单位构成,总兵力约5000人。但无论在火力、机动力还上都不甚理想,纯粹是以静态守备任务为主,小鬼子也很快加以改进。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为了适应扩大侵华战争的需要,特别是我党部队在沦陷区展开了比东北更为广泛的游击战和运动战后。为了捕捉和打击这样机动灵活的抗日武装,同时,也因为中国战略纵深大,多山地、水网,日寇的重兵师团有时无法发挥其作用,小鬼子则大量组建独立混成旅团应用于各个战场。

在抗日战争中,小鬼子共计组建了独立混成旅团100多个。有大、小两种编制:

小编制独立混成旅团辖5个步兵大队与1个炮兵队、通讯队、工兵队、辎重队等,总人数约5000人。步兵大队辖3个步兵中队与1个机枪中队(4挺重机枪),炮兵队辖1个山炮中队与2个野炮中队。

大编制的独立混成旅团的步兵大队有4步兵中队、1个机枪中队与1个步兵炮中队,人数可达1100至1500人。旅团炮兵则辖有6门野炮与12门山炮,同时其工兵、辎重部队也予以扩编,并配备军马1800匹、其旅团总兵力能达8000余人,装备为:步骑枪4050支、掷弹筒120具、轻机枪120挺、重机枪30挺、平射炮10门、山炮20门、野炮12门,在火力、机动力上都有大幅提升,是具备相当野战能力的作战单位。所以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一些独立混成旅团都很快提升为师团。

而清水大佐正是仔细研究了多兵种的协同作战后,把一些不必要的单位剔除掉,反而在携带的火炮和弹药等上做了加强,才组建的他的特战联队,三千五百人的编制,但是火炮数量却是和一个正常大编制的旅团一样多!

区区只有八门迫击炮的特训营怎么和拥有各种口径火炮四十多门的清水联队比呢?要是纯粹的秀武器,和鬼子去硬拼,那可真是要死得快的!

想想黑田联队,要不是杨棒子和老瞎子组建了突击队,战士们用自己的生命去夜袭炸毁了鬼子的火炮,也就不可能有后面那么顺利的追击战了。

樊大胆一开始还以为靠着两侧高地上的支援火力能够帮助土梁子一线的守备的,可没想到鬼子的压制炮火打的高地上的部队连头都抬不起来,那什么去支援下边的战斗呢。也就是说,樊大胆在西侧高地上目睹了几次鬼子的进攻后,才觉出来自己的这个防御体系有问题!

完全是靠着战士们的浴血奋战才挡住鬼子的地面进攻的,而且樊大胆发现鬼子每次投入进攻的就一个中队的兵力,假如鬼子要是使用两个中队以上的兵力,在这么强大的炮火支援下,土梁子是守不住的,难道日军的指挥官没有看出来这一点吗?

时近中午,对面的鬼子炮击停止了,地面部队也退到土坡北面了,似乎是回去吃午饭了,樊大胆总算是松了口气,他刚才都想要动那个预备队了,一个上午,担任正面阻击的这个连几乎拼光了!

这时从东南方向隐隐约约地传来了轰鸣声,是天空上穿过来的,不好!鬼子的飞机!樊大胆马上下令吹防空号!他自己也躲到一块大岩石下的洼子里,探出头看着天上.

飞机是来了不少架,可没在大滩这上空盘旋,而是径直往北飞去,又过了十来分钟,从北面隐隐地传来了闷声,高高低低的山峦上,一股股地黑烟在天际升了起来!(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