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道:“准。”</p>
于彦昭道:“学生以为,粉笔之粉可以吸附于板面之上形成字迹,其原理应该和壁虎吸附于墙壁上而不坠落相同。”</p>
“学生幼时好奇壁虎为何可以吸附在墙壁上,便抓了一些仔细观察,发现壁虎的爪子上有许多极小的绒毛。此类绒毛应该似粉笔之粉一样,皆对外物有吸附性。”</p>
说到这里,于彦昭环视众人,稽首行礼道:“此乃学生一家之言,诸位姑且试听之。”</p>
接着,他又朝朱高煦躬身行了一礼,然后便重新跪坐于席。</p>
“可有学子要试言一二?”</p>
朱高煦的目光从在场的一众学子身上扫过,高声问道。</p>
等了片刻后,他见无人应声,便接着说了一番话。</p>
“诸位学子,《礼记·大学》曰:‘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至知。’格物致知乃是儒门自诞生以来的一个重要科目,是专门研究‘物之理’的学问,可惜失传已久。黑板与粉笔之功用原理,应当蕴含着‘物之理’。”</p>
“因此,我希望诸位学子可以研究一下格物之理,去探索各种物品功用之原理,进而发明创造出更多具有实用价值的器物。”</p>
朱高煦说到这里,转头看向方孝孺,问道:“方博士可知‘指南车’?”</p>
方孝孺躬身道:“回太子殿下,据臣所知,指南车乃是古时候指示方向的一种车辆,有时也作帝王仪仗之车。”</p>
“其起源时代不可考,曾几度失传几度重制,却均未留下具体结构的资料,可能历代的指南车结构也不尽相同,直至宋代才有较完整的资料。《宋书·礼志五》曰:‘至于秦汉,其制无闻,后汉张衡始复创造。’”</p>
在场众学子听了朱高煦与方孝孺的一问一答,似乎明白了朱高煦的意图,但又好像不甚明白。</p>
就在这时,朱高煦趁热打铁道:“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昌黎先生(韩愈)《师说》曰:‘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p>
言罢,他将赵俊臣喊到身边,对后者耳语了几句。</p>
随后,赵俊臣退出正殿,领着数名仆从将殿门关闭,又将不久前运来的草席当成窗帘,挂在殿门及窗子上,彻底将整个正殿的入光口挡住。</p>
銆愯瘽璇达紝鐩墠鏈楄鍚功鏈€濂界敤鐨刟pp锛屽挭鍜槄璇伙紝www.mimiread.com 瀹夎鏈€鏂扮増銆傘€?/p>
于是乎,殿内很快变得漆黑一片。</p>
赵俊臣忙好之后,领着数名端着蜡烛的仆从,再次来到朱高煦面前。</p>
“诸位,接下来是我送给你们的第二份见面礼。”</p>
朱高煦高声道。</p>
然后,赵俊臣领着两名仆从,借助一块开了小孔的挡板,利用黑板作为幕板,按照朱高煦事先教他们操练的那样,用蜡烛配合纸片人以小孔成像的原理,表演了一段双人搏斗的影子戏。</p>
“对于此现象之原理,哪位学子可以试言一二?”朱高煦高声问道。</p>
“启禀太子殿下,学生保定府束鹿县人王骥,请求试言之。”</p>
赵俊臣领着一众仆从很快撤了草席,殿内再次恢复光明。</p>
朱高煦看见一个身高体壮,仅穿了一件白色薄衫的青年,在人群当中站了起来,正在躬身行礼。</p>
“准。”</p>
得知说话者是保定府人,朱高煦不由得有些诧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