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轲一时间也悲从中来,君臣同哭。自此长安战局已定。
不久以后高轲拥立汉献帝于长安,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卸下军权,交于献帝,满朝文武皆惊。汉献帝不许,高轲遂将帅印挂于朝堂,连续五日不问世事。众人这才知高轲非是推脱之言。
一时间举朝大振。汉献帝感高轲恩德,封高轲为国师。以司空之位相待。高轲拒绝,言其才能不足以担此大任。并称愿领一闲职,钻研玄学。汉献帝见高轲其意甚诀,不得已之下允诺。
经此一事,高轲之贤名响彻寰宇。
刘表本无称帝之心,听闻高轲之高风亮节,又见荆州与汉献帝的川蜀和上庸相连,便上表朝廷,称其老迈,命朝廷另选贤能,统帅荆州。幽州刘虞亦同表称臣,凉州马腾、并州韩遂亦响应,自此天下大半重归汉室。
曹操在东郡见汉朝中兴之兆已现,感叹曰,“高轲此举,可青史留名,汉气数未尽也。”遂称臣。自此汉朝声望大振。
一日忽有人传,有一人称汉室宗亲姓刘名备,带着关张赵三人来投献帝。汉献帝问之高轲,高轲言刘备身世、关张赵之勇,献帝大喜,遂表刘备为征北将军,宜城亭侯。
三月后,袁绍见大势已去,北面幽州、西边并州、南面东郡的曹操、东边青州北海的孔融皆上表重归汉庭,他已成四面楚歌之境,不得已之下只好上表称臣,自此汉朝一统。
高轲因为一己的高风亮节,让天下兵不血刃、重归汉统。自此高轲之德名震天下,他的玄学也被人争相传颂。
高轲根据‘恒之匙’的信息,著书《道的默示》,分前篇与后篇……前篇讲述‘道’创造天地万物,以及赐下律法,教导人学义的事迹。不过因为其内容关联‘永之匙’以及神眷一族的历史,高轲没有‘永之匙’在手,知道的不是那么详细,因此只凭借记忆写了一些。
后篇则是从‘道印一族’的起始……那称为‘道子在人间的活的道’在‘人间的见证’开始,讲述他的生平,他怎样把‘道的圣洁、公义、爱’展现给世人。结果世人因为自己的行为是恶的,竟为一己之私,最后‘宗教、政权、军队这些彼此不调和的矛盾团体’竟然不是主动的、而是下意识的联合起来,将这位‘活的道’钉死在木头上。
而其实他是不能被死拘谨的,他死是他甘愿的、自己主动放弃的生命,否则没人能杀死他,他死是为世上众人的罪孽,以自己‘无穷之生命的大能’洗净了人的罪。凡世人愿意悔过、来到他面前、接受他洁净的,均能得到救赎。
因为他的死,‘道印一族’开始在人间诞生,开花结果,将‘道的旨意’传遍世界。导人向善,劝慰人回到‘道’的面前。这些人彼此并没有血缘关系,都是因为‘接受道子的救赎’而从天下万族中出来,从归于一,为要彰显道光在人间。
不过很明显‘道印一族’的传播并不受世人所待见,世人从来都觉得自己很好,自己已经很不错了,你上来就说我有罪、你有病吧?自此‘道印一族’多受逼迫,最大的逼迫竟然是源自‘被道赐予永之匙’的神眷一族。
这写成了以后,或者说不能称之为写,高轲只是拷贝,这成了之后,高轲诡异的发现它不能被‘幻真界里宿命律、因果律设定的任何规则’所拘禁。它似乎游离与所有规则之外,高轲可以任意将它带进带出,没有限制。
那一刻他被‘道的灵’充满,他终于明白他之所以会进入这个剧情世界,乃是因为‘道’想叫他将这写成,让它重现这末世。并且他的头脑里有一个很清楚的意识,他要找到风狩,因为这的前半本,也就是前篇在她手上,他有个使命感要和她一起将这完成。
这本《道的默示》书成之后不久,高轲正式接到了主线任务完成的通知!
自此《国师三国》篇……完!